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国:探索“空气稀薄地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8134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4 09:51:39 楼主

        虽然,现代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端仅仅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生活在“山的王国”里,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高海拔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最早关于高山病及高山肺水肿的描述分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年和公元 403年。同时,中国人对于珠穆朗玛峰的探险最早可以追溯到1708—1716年 (清康熙年间), 并在绘制的大清皇舆图上清楚地标明了珠穆朗玛阿林(峰)。为了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中国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吴天一院士、中国登山协会李舒平教授、上海生理研究所周兆年教授联合撰文,回顾了中国探索珠峰“空气稀薄地带”的漫长历史。 <h3>中国最早的登山活动</h3><p>中国拥有举世无双的山峰资源,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在中国境内及其边境线上。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各式各样的理由登山,而且很早就对在高海拔的生存艰难有了深切的体会。这里我们找到了《汉书》里的一份确切记载:</p><p>公元前37年至前32年间,一位名叫杜钦的大将军详细报告了一支武装护卫队在通过当今阿富汗境内的克里克(Kilik)山口(海拔4827米)和乌鲁拉巴(Ulugh Raba)山口(海拔4200米)时所遭遇的困难。他记述了杳无人迹的沙漠,食品的匮乏,得意与畏惧、痛苦并存的心情,诡计多端的土著居民,以及必须穿越 “大头痛山”和“小头痛山”的艰难道路。在头痛山上,人们开始发烧,脸色苍白,而且头痛欲裂、呕吐不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描述急性高山病的宝贵资料。</p><p>公元403年,佛教徒法显前往阿富汗和克什米尔地区取经。在通过“小雪山”时,他的同伴胡林和尚咳嗽剧烈,最后口吐白沫而死。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典型的关于高山肺水肿的临床记录资料。</p><p>在唐朝,佛教盛行。公元628年,唐朝高僧玄奘和徒弟西游取经。途中,他们爬上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穆苏尔岭(海拔约6000米),观测到很多高山病的典型症状:头痛、厌食、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和呼吸困难。根据这些体验,玄奘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使用“瘴疬”这个词语——“瘴”代表高山气体环境因素,“疬” 即疾病。而今,人们把它叫做“急性高山病”。</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